「看見你我、翻轉學習」系列四:甜蜜心理學

看見你我、翻轉學習
p1
盈綺(圖左)輕柔地將手搭在小玫的肩上,輕聲地喚著她,要她把注意力放回功課上。

一如前幾週,我捧著相機穿梭在部落國小的校園內。但來回逡巡許久,總覺得今天意興闌珊,沒有緣份讓我拍到精彩畫面。直到再次進入二年級教室,有一個畫面立刻抓住我的目光。我的鏡頭定在那兩個人身上許久,猶豫該怎麼捕捉這個瞬間:既要拍到大姐姐的臉,又不能讓小朋友曝光;也擔心自己求好心切,當太久的「電燈泡」,驚擾到她們,錯失了眼前的美麗與溫馨。「喬」了好久,才拍到幾張差強人意的照片。

當時我不忍心打斷那個看來「濃情蜜意」的片刻,決定活動後再來了解情況。離開國小之前,我找到了盈綺,好奇地問她,為什麼才第三周的課輔活動,她和小玫(化名)的感情就迅速加溫?盈綺說,她早就發現我用相機盯著她們,甚至也將計就計,嚇唬小玫「專心喔!妳看妳不專心的樣子被那個姊姊拍下來了!」

聽她這麼說,我驚訝於她的敏捷,也有了一些想法。我跟盈綺說,她和小玫的互動裡,其實已經有「心理學」在運作,而且那不是課本裡死板板的心理學,而是生活裡的心理學。「就像妳剛才跟我說的那個互動過程,妳沒發現自己不自覺地把握了小玫的心理,並且用來和她相處嗎?」

盈綺沒有覺察到這個層次的「心理學」,只是靦腆地推辭我的讚美:「沒有啦!我只是把以前和弟弟相處時,體會到『可以藉由身體接觸,讓彼此感覺更親近』的技巧再拿出來用而已啦!」

p2
小玫閃躲鏡頭的模樣(圖左:黃盈綺)。

盈綺一旁的同學聽到這裡,立刻搶著回答:「那這樣算是使用了之前心理學導論教過的『同化』嗎?」,當下熱烈的討論氣氛,我覺得似乎可以應機而教地說下去。

「問得好,皮亞傑認為『當人類在適應新事物的過程中,我們會將新事物整合進既有的基模當中,從而生成新的知識』。不過,我們可不可以試想,當皮亞傑從他和兒子的互動中,形構出屬於現場的心理學知識時,那麼反觀我們自己,可不可以藉著這學期的課輔陪伴活動,發現什麼有趣的現場知識呢?」

討論在你一言、我一句中昇溫,我的心也是。因為今天,我見證了屬於現場的心理學,一種帶著甜蜜的心理學。


王寧_avatar 王寧,字乃賢。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四年級學生。自幼生長在一個至今仍保有許多中華傳統文化的家庭,因而有著和絕大多數八年級生不一樣的興趣嗜好,醉心於傳統中國的五術(仙、醫、命、卜、相)。在私淑過余德慧教授的思想後,有份浪漫的自我期許是「讓傳統知識透過我們的詮釋而重生」。